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

賞鳥初體驗 (2) 鳥一窩要生幾個蛋 ?

鳥一窩要生幾個蛋 ? 鳥的心裡自有定見
觀察到這個行為的是英國一位業餘賞鳥者 David Lack
後來成為著名鳥類學家
他最著名的事蹟是在自家後院觀察知更鳥
然後寫出了一本科普名著 “ The Life of the Robin”
在達爾文出版”物種源始”之後
過了100年才有人想到要去加拉巴哥群島檢驗達爾文的假說
1938年 David Lack - 當時是一位英國私立中學教師
請假一年前往加拉巴哥群島觀察鳥類
然後於1947年把他的研究成果寫成《達爾文的芬雀Darwin's finches》一書
“達爾文的芬雀”一詞才這樣傳播開來
Lack的許多理論影響後人對鳥類生活的研究
他從”食物限制”解釋為什麼有些鳥生一顆蛋
而有些鳥卻生十顆蛋?
他的理論稱為energy limitation hypothesis 或是 food limitation hypothesis
Lack 認為:有限的食物資源制約著雌鳥的窩卵數
食物短缺可能會直接導致孵化出來的雛鳥沒法存活
而這個問題在熱帶地區尤為突出
雖然今日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鳥類受限於食物資源的假說
只能解釋族群間的差異
但在那個年代能夠從野外觀察推演解釋生活史演化的假說
是非常了不起的
鳥類中最能服膺這個理論的要算是貓頭鷹
貓頭鷹在每年開始築巢育雛之前
一定會先觀察當年獵物的多寡來決定生幾顆蛋

PS. 大家總以為達爾文是經由觀察加拉巴哥芬雀Galápagos Finches
又名達爾文芬雀(Darwin’s Finches)而歸納出演化論
幾乎所有人都將達爾文和加拉巴哥芬雀畫上等號
其實這只是演化論的重要例證之一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